环球速读:老兵杨尚:“为了身后这片发热的土地……”

来源:多彩贵州网   2023-06-01 18:31:52
A+A-

为了身后这片发热的土地

记转业军人、沿河祐溪街道白果村产业带头人杨尚

众望新闻记者 何川


(资料图片)

题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夏日时节,天才刚刚亮,杨尚就早早出门,到田间地头查看果树挂果情况,然后到合作社,统筹安排工作,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早已养成雷厉风行的习惯,有事马上安排、马上落实,遇到困难第一时间解决。

沿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勇(左)在杨尚(右)的产业基地调研

1992年,怀揣一腔热血,杨尚报名参军,被分配到西藏军区,从普通士兵,一路干到班长、排长、连长、指导员、处长、副参谋长……这一干就是22年。

2014年,已经是营级干部的杨尚转业,选择回乡自主创业,回到贵阳没多久,就有3个朋友抛来橄榄枝,福利待遇都很好,杨尚思索许久,女儿正在上高中,每周需要接送,不方便去外地,他都婉拒了,在社区找了份工作,加上每个月有转业补贴,生活过的很惬意。

2018年,杨尚带着家人回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白果村过年,全家30多人齐聚一堂,聊到村里的发展。

多年来,白果村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主动求变,采取股份发展模式,成立白果村种养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吸引群众以资金或土地形式入股合作社,抱团发展柚子、花椒等产业1000多亩,目前全村农户资金入股占70%左右,土地入股占20%左右,村集体入股占10%,全村农户入股率达到100%。

杨尚在父亲杨烈胜的介绍下,投入17.5万元入股合作社,在关键时刻为村里产业发展注入一股助推之力。

2020年,合作社换届,需要选出一位有思想有担当的理事长作为带头人,继续带着村民增收致富,有人推荐杨尚,认为他当过兵,有胆识,能吃苦,在外面见多识广。

村委会找到杨尚,希望他能出任理事长。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也找到杨尚:“自己富不算富,带着村民一起富是大本事。”

父亲杨烈胜找杨尚:“若有战,召必回,那才是真正的军人。”

若有战,召必回!这句话一下子触动了杨尚。杨尚也下定决心:“既然大家都这么信任我,我会拿出军人的本色,带着村民好好干。”

回乡发展,这么大的事,肯定得和家属商量,妻子直接就是强烈反对:“在贵阳房也买了,女儿明年就要高三了,你一个月光是转业补贴就有2万多,还要千里迢迢跑回去干农业,疫情当头,什么行业都不好做啊……”

经过多次反复沟通,拗不过杨尚,妻子只得支持他。妻子刚同意,杨尚马上回家收拾东西,开始走马上任。

就这样,贵阳市观山湖社区少了一位“工作人员”,白果村合作社却多了一位“杨理事长”。

到合作社上班第一天,杨尚坐在办公室给社区写辞职信,回到家乡后,他感觉心情更好了,干劲也更足了。

万事开头难,但没有难倒杨尚,他一边走访村民,一边向村干部请教,逐步摸清村里的情况。

杨尚清楚地认识到,要推动家乡的发展,必须发展特色产业,只有把自己的产业做强做大,才能彻底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只有把自己的产业做旺做火,才能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家乡的振兴才更有底气。

通过一番认真思考,杨尚决定以本村的三种柚子为主打特色产业,配合花椒、中药材、生猪代养场等,采取稳中求进的方式发展。

村里没有炊事员,村民来务工得走路回家吃饭,为了方便村民,杨尚专门请了一个炊事员,为村民们做饭,进一步完善合作社的管理制度,村里采摘花椒没有烘干的厂房,杨尚协调相关部门,开始着手修建,引进了一个年产30000羽的养鸡场……村里缺什么,杨尚就补上。

白天上班,空闲时间看相关方面的书籍,或者请教一些专家,短短时间,杨尚就从门外汉成为行家。

到了柚子收成的季节,漫山柚树随风飘荡,幽幽果香沁心脾,600余亩柚树成熟开采,柚香飘散满山,迎来八方游客踏青、闻香、摘果,开采第一天就销售近万斤柚子。

之后每天都有慕名前来的游客,一边拍照一边采摘,忙的不亦乐乎,扛着一袋袋“战果”称重、装车,满载而归。

2020年对于杨尚来说,起了个好头,合作社利润达到了100万元,给村民发放分红金16万元,全年累计支出劳务50余万,让很多年纪大或者身体不方便的村民,在家门口就挣到了工资,这让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村民杨山华,由于身体残疾,不能外出务工,在老家和母亲相依为命,家庭条件十分窘迫,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住房是政府给他修的,41岁了还没有结婚。

今年,柚子基地找了份事让他做,加上土地入股的分红,他一下子拿到了2万元,这是他以前从没有过的情况,从合作社拿着钱出来,心里非常激动,一边回家一边感叹日子越来越好了。

2020年对于白果村村民来说,是一个“丰收年”,对于杨尚来说是一个“忙碌年”,贵阳沿河两头跑,一边是事业,一边是家庭。

“虽然辛苦,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会继续走下去!”谈起家庭事业两头顾,杨尚显得特别从容和坚定,多年来在部队养成的吃苦耐劳精神,已成为他战胜困难的底气。

有时候,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2021年,杨尚从贵阳到沿河的高速路上,前车掉了一个铁桶下来,杨尚眼疾手快,立马打方向盘变道,后车由于来不及反应,当场侧翻在地。

第二次从贵阳到沿河的时候,后车又撞上了杨尚的车,导致三车追尾,虽然人没受伤,但是杨尚心里暗暗有些后怕,妻子得知情况后,立马打电话劝他:“要不就先别在合作社上班了,女儿高三了,回来陪陪她……”

杨尚听了妻子的劝说,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在一次开会中提出辞职的想法,却遭到村干部和许多村民们的“强烈反对”,一致挽留,开了3天会,都还是不同意他辞职,杨尚只得调整好心态,继续扛起这份责任。

白果树村滨临乌江支流坝坨河,气候适宜,土壤松软,光照足,非常适合柚子生长。2021年,为了把柚产业做大做强,杨尚决定扩大种植规模。

“一人富不是富,共同富才是真的富”。在杨尚的心里,他明白自己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党的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扶持,离不开行业人士的帮助,更离不开当地干部群众的支持。

以前白果村是非贫困村,有6个组300多户900多人。2014年有贫困户86户347人。近年来,通过产业发展,村里的贫困群众已全部脱贫。

产业发展所得利润的65%用于村民资金入股分红,25%用于土地入股分红,10%作为村集体经济。“这种模式发展产业,目的是充分盘活全村的土地和吸引外出务工村民的资金投资村里产业发展,让村民连年获得劳务和分红资金,逐步走上富裕道路。”杨尚说。

目前,白果村共发展花椒700亩,柚子600亩,中药材200亩,辐射带动村里80多户贫困户脱贫。每年周边梨子水、郎溪、天宫井、腊园村到基地务工的村民也不在少数。

合作社越做越好,产业越做越大,难免在土地流转上出现争执,一些村民不理解,产生了误会,总觉得杨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回来当理事长,要是没有利益可图,怎么会大老远跑回来。

消息传到杨尚的耳里,他只是笑着摇了摇头,经过村干部上门调解,村民才知道,杨尚在合作社担任理事长期间,不仅没拿一分工资,甚至连平时的路费都没有报,每个月光是转业补贴都有2.4万元,加上社区工资4000元,两口子加起来月收入过3万,养一个家庭绰绰有余,他完全是凭着一份家乡情怀和想为乡亲做点事的愿望回来的。

有一次在村里办事,看到一个80岁的老人出门买东西,就因为8分钱的差价,拄着拐杖走到河对面去买,来回一个多小时,这让杨尚看着很不是滋味。“老百姓找点钱不容易,我就希望能为他们多做点事。”

时间是验证一个人本质的标准。杨尚来了之后,从2020年至今,合作社每年都实现了利润分红,从几千到几万元不等,这让很多村民心里满意而踏实。

通过多方协调,引桥修路,打通了经梨子水的出口,彻底改变了以前交通闭塞的历史,也给周边村寨村民提供了方便,每天前来务工的村民最高时有上百人,合作社每年发放务工费均在50万元以上,为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和稳定脱贫,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几年来,合作社始终按照“村社合一、按股分红”的管理形式发展,坚持合作社是白果村人民的合作社,坚持以振兴白果为己任,在管理上严格按照合作社《章程》,支书为合作社法人,理事会、监事会由社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五年,每年理事会、监事会向社员大会报告工作以及财务收支情况,理事会、监事会管理人员待遇由社员大会讨论通过等。

目前,合作社已基本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各项工作已步入正轨。

如今,杨尚已有了下一步打算,通过农旅结合,打造近郊游,让游客有吃有玩,依托交通便利,让这个离县城仅10公里的村变得更富裕更美丽。

女儿已经考上大学,杨尚不用再来回跑了,可以更专注的投入到村里的事业。

在西藏呆了22年,身体健康受到些影响,每天都要吃降压药,上个月刚体检的杨尚看着自己的体检报告,上面写着身体多项指数超标,但他依旧保持着一颗乐观执着的心,想为村民多做贡献,每天依然奔跑在拼搏的路上。

弘扬部队作风,崇尚奉献精神。杨尚,因为一份情怀和责任,始终风雨无阻、马不停蹄……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3 港澳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