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6月新增产量和出口量或超过了终端消费量 猪价下行拖累行业悲观预期升温

来源:光大期货   2023-05-29 09:17:53
A+A-

油脂油料

1、首先,USDA 5月供需报告预计2023/24年度全球油料盈利历史上第二大幅度的增产,需求增幅有限,最终库存创新高、库存消费比历年第二高。油脂端因棕榈油减产,累库压力远轻于油料。油粕的累库压力居中。分品种看,增产和库存压力都集中在豆系,菜籽系和葵花籽变化不大,棕榈油有望去库。

2、其次,目前供给题材倾向于油料丰产实现。首先,美豆、加菜籽、俄罗斯葵花籽、乌克兰葵花籽等油料播种整体顺利,初期生长良好。其他,农户前三年种植收益高,田间管理能力强,化肥等农资价格下降,更刺激农户田间投入。最后,机构预期8月厄尔尼诺或将形成,一直持续到明年,远期天气展望利于油料生长。出口方面,上游南美豆类、东南亚棕榈油、黑海葵花籽油和俄罗斯油脂等积极出口销售,对应国内5-7月油脂油料到港总量高,棕榈油进口利润窗口不时打开。


(资料图片)

但同时需求端需要信心修复。大方向看,宏观风险或还有释放空间。国际市场上,美联储将利息保持在高位,利好美元利空大宗商品。目前市场将美联储7月加息概率上调至20%以上,关注6月13-14日美联储会议的经济展望和利率操作。国内方面,会议、旅游等集中外出高峰已过,居民经济工作活动重归常态,消费下沉,预计餐饮端消费的同比增速或放缓。行业角度看,6月油粕消费处于年内中低水平,产业链中的零售利润、养殖利润、压榨利润、囤货利润等低迷,下游不急于采购。

3、最后,总的来说,6月新增产量和出口量或超过了终端消费量,弱现实。矛盾的解决或依赖于渠道库存的蓄水功能实现。路径,或是终端信心恢复,或是价格足够便宜。在宏观预期转变之前,预计油脂油料继续摸底。价差方面,推荐买豆二卖豆一,买油卖粕,看弱基差,79反套。

鸡蛋

1、短期来看,期货市场处于信息真空期,期货价格延续震荡。截至5月26日,鸡蛋2309合约月度累计收跌1.72%,报收4115元/500千克。鸡蛋现货价格延续下跌后小幅反弹,对应期现基差走弱后,再次走强。截至5月25日, 2309合约对山东地区鸡蛋现货价格193元/500千克,基差较上月有所回归,但仍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

2、鸡蛋供给相对稳定,但总体终端需求仍较弱,且随着各地气温升高,不利于鸡蛋储存,贸易商备货心态趋于谨慎,鸡蛋现货价格整体偏弱运行。本月,鸡蛋现货价格呈现反弹-回调-再反弹的走势。截至5月26日,卓创数据统计中国褐壳蛋日度均价4.32元/斤,较上月跌0.1元/斤。

3、蛋价震荡走弱,养殖利润跟随下降,养殖单位对后市信心仍然不足。随着气温升高,育雏难度加大,养殖单位补栏积极性下降。5月,种蛋利用率环比延续下降,预计补栏量将出现下降。但根据已公布的补栏数据,今年前4个月,育雏鸡补栏量延续环比增加,且鸡龄结构逐渐趋于年轻化,未来鸡蛋供给将逐渐增加预期不变。短期鸡蛋供给较为稳定,但终端需求延续弱势,对蛋价形成一定压力,蛋价延续走弱。从目前公布数据来看,在需求没有超预期增加的情况下,维持偏空思路。从近期期货价格走势来看,鸡蛋主力2309合约继续下行空间有限,建议前期空单离场后,关注后市反弹做空的机会。后市继续关注需求变化,以及鸡蛋现货价格和市场情绪。

玉米、淀粉

外盘:5月USDA报告美麦产量下调、美玉米产量上调,报告后美麦上涨,玉米和大豆联动下跌。在其后的一周时间内,因作物播种期天气良好,黑海谷物出口协议延期,中国取消美玉米采购,受以上利空因素影响,美麦、玉米期价再度承压下行。5月中旬,美玉米企稳反弹,美玉米现货市场在销售转好的预期之下,玉米期价上涨。但是,巴西二茬玉米面临丰产预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玉米上涨的空间。

国内:5月,国内玉米现货报价先跌后涨。小麦大跌拖累产区、港口玉米现货报价跟随调整,谷物市场现货成交清淡,下游消费企业采购积极性转弱。进入到5月中旬以后,在小麦企稳的阶段性利多因素带动下,玉米期、现报价企稳反弹。目前,东北玉米价格大致稳定,市场气氛仍显比较悲观。产区贸易商环节反馈市场出货较为缓慢,虽然近期玉米价格跌幅相对较大 ,但是下游加工主体逢低建库,或者说地区内接单销售的活动比较少,市场看涨的信心依然比较弱,玉米价格延续震荡。销区玉米市场价格反弹,受玉米期价企稳反弹影响,销区港口贸易商心态提振,报价反弹10-20元/吨,挺价心态增强。下游饲料企业观望心态浓厚,部分企业停采玉米,多使用小麦和进口谷物替代生产,内贸玉米需求仍旧较为疲软。

期货:5月,国内玉米主连近月2307合约先跌后涨,期价延续弱势表现。进入到5月份以后,玉米2307合约持仓不断下降,目前其总持仓下降至70万附近水平,较5月初的持仓高点减少18万手。玉米远期2401合约持仓不断增加,价格方面玉米1月合约在2500元整数关口震荡,在5月初期价急跌之后,短期价格修整。5月末至6月初,玉米现货市场还需关注新麦上市的供应压力,在新麦市场供应压力持续的情况下,预计玉米期价延续震荡偏弱表现。

生猪

期货:5月生猪近月合约增仓下行,期价再创新低。生猪主力2307合约领跌,远月2309和2311合约跟跌。截止5月26日期货收盘,生猪7月合约下跌4.48%, 9月合约下跌3.28%,3月下跌2.98%。生猪现货价格持续疲软,猪价下行拖累行业悲观预期升温,猪价磨底行情持续。

现货:猪价持续低迷,持续亏损之下行业“断臂求生”

1、生猪市场供给相对宽松,且目前正值需求淡季,生猪现货价格低位震荡,延续磨底行情。5月25日,全国生猪均价14.52元/公斤,较上月涨0.06元/公斤,河南地区生猪价格14.6元/公斤,较上月跌0.05元/公斤。

2、Wind统计数据显示,5月26日,Wind跟踪二元母猪价格为32.14元/公斤,连续四周环比持平,较上月跌0.01元/公斤。仔猪价格以河南新郑为例,5月25日,仔猪均价35.63元/公斤,较上月涨1.3元/公斤。下半月,仔猪补栏积极性较前期略微降温,高价成交逐步减少,但受看涨情绪支撑,仔猪均价继续小涨。5月份,仔猪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

3、卓创样本点统计样本企业数据显示,4月,后备母猪销售33950头,环比下降11%,能繁母猪淘汰175380头,环比增加0.47%。数据说明,4月份养殖行业过剩产能淘汰。

4、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加之猪价长期在自繁自养成本线以下,养殖方压栏意愿下降,出栏体重延续下降。5月25日,卓创样本点统计生猪出栏体重122.55公斤/头,较上月降0.15公斤/头。

5、海关总署数据显示,4月,猪肉进口13.46万吨,环比下降。从市场终端走货情况来看,由于国内猪价较低,进口冻肉需求转弱,4月进口量延续下降。

6、卓创数据显示,5月23日,屠宰企业开机率33.36%,较上月降1.69个百分点。因终端需求疲软,批发市场白条猪肉销售不畅,屠宰企业订单减少,开工率微幅下降。同时,养殖企业卖猪场、板块剥离等“减法”措施频出,行业自保“断臂求生”。

策略:5月5日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21:1,处于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根据《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适时启动年内第二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推动生猪价格尽快回归合理区间。5月猪价持续下行,生猪现货市场主要受到来自供应端的压力影响。在5月份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情况下,预计猪价磨底行情还会持续。同时,在农产品板块中饲料原料品种价格持续偏弱的拖累之下,预计猪价磨底周期延长,短期生猪市场弱势氛围延续。

白糖

原糖:5月原糖期价高位横盘后回落。当前巴西压榨稳步推进,北半球受天气影响受密切关注。2023/24榨季截至5月上半月,巴西中南部地区累计入榨量为7896.8万吨,较去年同期的6359.2万吨增加了1537.6万吨,同比增幅达24.18%;甘蔗ATR为118.39kg/吨,较去年同期的117.67kg/吨增加了0.72kg/吨;累计制糖比为45.61%,较去年同期的38.50%增加了7.11%;累计产乙醇36.74亿升,较去年同期的31.53亿升增加了5.21亿升,同比增幅达16.52%;累计产糖量为406.3万吨,较去年同期的274.5万吨增加了131.8万吨,同比增幅达48.04%。

国内:截止4月底,国共生产食糖896万吨,同比减少39万吨。全国累计销售食糖515万吨,同比增加71万吨;累计销糖率57.4%,同比加快10个百分点。5月农业农村部预计2023/24年度我国食糖产量1000万吨。现货方面销售进度较好,月底产区现货报价7200-7240元/吨,月涨幅约240元/吨。配额内进口成本约6480-6550元/吨,进口利润620-660元/吨;配额外进口成本约8310-8400元/吨,内外价差1160-1220元/吨。

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4月我国进口食糖7万吨,同比减少35.3万吨,降幅83.45%。2023年1-4月累计进口食糖101.63万吨,同比减少34.52万吨,降幅25.32%。2022/23榨季截至4月累计进口食糖278.83万吨,同比减少40.29万吨,降幅12.63%。4月糖浆及预混粉进口量为17.92万吨,同比增加5.52万吨。1-4月合计进口量为48.97万吨,同比增加13.42万吨,增幅37.75% 。

小结:5月原糖随着巴西糖逐渐上市,供应紧张的局面有所缓和,未来关注天气影响。当前原糖市场消息平淡,巴西榨季初期天气影响压榨进度的题材逐渐褪去,目前压榨进入到常态,未来供应将继续增加,抑制原糖价格上行。备受关注的港口拥堵问题也值得关注,远期市场较为担忧厄尔尼诺天气对于北半球作物生长的影响。国内方面目前内外价差超过1100元/吨,预计5-6月仍难有大量进口,假设原糖价格调整到23美分/磅,对应配额外进口价仍高达7600元/吨。预计6月随着原糖价格调整,国内也将有调整预期,但缺口存在的情况下,预计价格调整幅度有限。未来挤出贸易商库存后,仍需通过国内价格上行的方式实现内外价差修复,否则抛储的预期将增强,价格波动性加大。关注终端采购情况。

棉花

宏观:加息预期重燃,宏观扰动加剧。

供应端:天气炒作逐渐降温,但本年度国内新棉种植面积下降是不争的事实,供应端对棉价底部支撑仍在。

需求端:4月我国纺织品及服装内销数据仍然较好,但新订单有逐渐走弱趋势,需求端对郑棉价格驱动仍然较弱。

进出口:4月纺服出口仍超预期,但进口棉及进口纱数量持续低位,服装出口可持续性存疑。

库存端:国内棉花库存高峰已过,棉花工商业库存均环比下降。

国际市场方面:宏观扰动加剧,干旱大幅缓解,美棉价格波动较大。本周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决策者对下月是否继续加息存在意见分歧,周五晚间公布的美国4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涨幅超预期,6月再度加息25BP概率逐渐增加,美元指数震荡上行,受此影响,美棉价格上方承压较大。此外,美棉出口数据的逐渐走弱也对美棉价格形成一定拖累。天气方面,近期美国降雨较多,美棉主产区德州干旱面积占比以每周5个百分点的速度下降,对于干旱的担忧已经逐渐消退,但随着降雨量的增加,美棉种植进度受影响较大,截至5月21日,美棉种植进度慢于去年同期9个百分点,后续需要关注美棉种植进度及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果。

国内市场方面:天气炒作逐渐降温,需求端对郑棉价格驱动不足,预计郑棉价格进入震荡盘整阶段。5月中下旬阶段,对于天气因素的炒作已经暂告一段落,当前市场缺乏新的炒作因素。从供应端来看,本年度新棉产量大幅下降基本已成定局,种植面积同比下降在10%左右,此前新疆受恶劣天气影响随后进行补种的棉区,补种后的生长情况也不甚乐观,本年度供应端对郑棉价格底部的支撑会一直存在。需求端因为目前处于纺织服装消费淡季,且纱厂纺纱利润分化,高支纱表现尚可,中低支纱亏损较大,后续订单有走弱趋势,需求端对棉价上行驱动力度不足,预计郑棉价格进入震荡盘整阶段,静待后续新的驱动因素指引。需持续关注植棉区天气变化及下游需求恢复情况。

关注: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果、种植期天气情况、下游需求表现。

(文章来源:光大期货)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3 港澳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