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斗再次迎来新消息,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一次发射对我国整个北斗系统来说,又是一次能力上的提升,并且还能够推动整个北斗产业的进一步提升。
当然,在2023年以来,我们也看到了中国的北斗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这也说明了中国北斗已经不是“单单的中国北斗”,而是可以全方位服务更多国家,深入各个领域的的北斗。
【资料图】
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这一次北斗的发射有什么不一样,再来说合作的问题。
时隔3年,我国再次发射北斗卫星
没错,这是我国新一次针对北斗系统组建之后的发射,也是北斗三号工程高密度组网之后时隔3年的首发任务,它是属于我国成功发射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一颗卫星不仅是属于备份卫星,也算是“增强”类别的卫星。
按照资料来看,这颗卫星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工程的首颗备份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接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在接入之后,它实现了对现有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在轨热备份,将增强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健性,提升系统现有区域短报文通信容量三分之一,提高星基增强和精密单点定位服务性能,有助于用户实现快速高精度定位。
所以,这一颗卫星又提升了我国北斗系统的综合性实力。
当然,本身从我国先前公布的北斗实力来看,在全国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之后,已具备向行业和大众用户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或者事后毫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服务能力。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实测的水平到2厘米,高程可以到5厘米,这是实时的定位精度,事后处理精度可以达到水平2毫米、高程5毫米。
而这次再次提升了整个系统的性能,意味着它的实力会再次提升。
当然,很多人可能这会又要与美国的GPS相互比较了,其实也没什么对比的,各有各的优势,而且区域性的优势我国也非常明显。
所以,不要动不动都比较美国GPS,而且从大家的运用角度来讲,至少已经感受到了北斗的能力,在我国各大软件之中,首先采用的都是北斗系统,所以,北斗运用至少在我们身边已普遍了,它的能力也体现出来了。
这不,除了我国本身使用之外,北斗在全球的布局也很强,已经有130多个国家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签下了合作协议,随着全球组网的成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未来的国际应用空间将会不断扩展。
所以,未来大家在全球其他地方,都可以使用到中国的北斗,这不,在2023年以来,中国北斗的合作消息也不少。
中俄北斗联手,俄军用北斗,优势更突出
没错,在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之前,中俄之间的北斗新一轮联手就已经出现了。
在3月的时候,中俄两国决定成立专项机构协调两国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领域中的合作关系,加强北斗系统与格洛纳斯系统的兼容性与互补性,这意味着中国的北斗在俄已经可以放开运用了。
当然,这一份协议也是双方继2022年签署协议之后的又一深层次的合作,这一次合作可以说是一个层次上的提升,因为共同组建就意味着可能出现“跨国”的卫星导航系统运用,并是双方都可以相互使用的。
当然,两国的系统互补,其实也是非常不错的,因为各有各的优势,在相互互补之后,优缺点都可以相互进行弥补,所以,合理的合作是有必要。
就如,中国北斗具有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且具备短报文通信能力,这是其他卫星系统完全不具备的,属于中国北斗的特殊功能。
而格洛纳斯的抗干扰能力在世界上是最强的,并且信号反馈速度是其他卫星系统的2-3倍,所以,当中俄联手,一起使用的时候,那么抗干扰,精度等问题,就可以弥补对方,是一套完美的方案,这就是好处。
所以,中俄的双方卫星系统一旦融合了,那无非就是组建了一个全球更强大的卫星导航系统。
很明显,这样的系统美国GPS都难以拥有的,所以,这个任务完成之后,无论是我们,还是俄罗斯使用,都会感受到融合系统之后的好处。
当然,这会我国再次发射北斗卫星,再次提升了整个北斗系统的性能,那意味着它的实力再一次提升了,所以,俄用北斗优势也会更明了。
当然,很多人说,中俄的新一轮的联手,也意味着无论是俄罗斯官方,还是俄军用上北斗,还是中国官方和解放军用上格洛纳斯,都将变得更加名正言顺。
的确是可以这样说,毕竟都是相互的使用,在我国新一颗北斗发射之后,那优势就更加突出了,但这里我们只能说,作为该系统,我们最大的目的也就是为人民服务,希望大家使用的卫星信号稳定,并达到最优的状态,至于军用,暂不明确是否可以达到“无阻”的级别。
总结
整体上来说,北斗对我们自己而言,无论是对外如何合作,我们自己的产品从“侧面”来讲,还是使用自己的更放心一点。
同时,随着北斗的布局,我们对北斗的核心利用价值肯定还是保存在我方。
当然,本身卫星的重要性是越来越大了,在军用方面的价值是越来越高,而北斗作为我国现有唯一的全球卫星系统,的确也承载了我国不少的行业。
所以,未来如果还有更加突出的合作,我们也希望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系统。同时,这里倒是有一个好消息。
有报道显示,中国将发射13000颗卫星,代号“GW”,号称中国版“星链”的项目,这意味着中国下一代的一个超级卫星系统的布局可能要快看了。
当然,多久进入布局阶段,的确也没有更多的消息,只能看看后面会不会披露相关说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