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55年,亚历山大继位,成为俄罗斯帝国的第十一位皇帝,史称亚历山大二世。
2、 亚历山大认识到,俄军在克里木战争中暴露出的问题,实质上是俄罗斯工业和政治体制落后于西方的问题。
【资料图】
3、基于这个判断,改革俄罗斯陈旧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经势在必行。
4、首当其冲需要废除的就是农奴制。
5、 1857年,农奴制改革首先在政治上较为开明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开始试行。
6、在立陶宛境内,农奴主门宣布解放农奴,让这些农奴成为独立的自由农民,此后农奴主和原来农奴的关系转变为地主和雇农的关系。
7、此后改革措施又开始逐渐在彼得堡等省份开始推行。
8、 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农奴制改革触动了俄罗斯广大地主贵族的利益,遭到了激烈反对。
9、他们提出反对改革的论据是:这样会造成俄罗斯政局动荡,加剧克里木战争后的经济困难。
10、此时俄罗斯的革命者大多已经流亡海外,革命者中也对俄罗斯未来的道路有不同主张。
11、地主贵族们利用激进革命者的言论,放大改革造成的负面影响,来对抗改革措施。
12、此外在这一时期俄罗斯国库空虚,整个国家依靠举债度日,由于经费紧张,甚至重新装备军队这样的头等要务都暂时被搁置下来。
13、地主贵族们把这一切都归罪于农奴制改革。
14、 面对重重阻力,亚历山大二世仍将改革推行到底。
15、1861年2月19日,俄罗斯宣布了新的农民法令。
16、3月5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宣布解放俄罗斯所有的农奴,从此农奴成为自由耕种的农民。
17、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改革触动了俄罗斯广大地主贵族的利益,你想啊,你的所有收入来源都被国家给收去了,你的感想就是那个刺杀者的感想了.。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